English

再就业培训亟待下好“三步棋”

1998-01-13 来源:光明日报 李富清 我有话说

接受职业教育是使人不受失业之苦的保障。我国正与行政指令性安置就业的方式告别,在推进“再就业工程”和“温暖工程”中,开辟一条“失业———培训———再就业”的光明之路。

政府:

建立失业培训保障体系

从宏观角度看,政府可以制定扩大公共部门投资、降低贴现率、减免税等有利于就业的决策;但是,从微观角度看,政府无法对企业用工作出强制性要求。因此,劳动力必须适应市场需要。劳动者自身必须具备适应市场变化和新的职业要求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只能通过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政府通过政策、法律来支持职业教育培训,保证公平与机会均等,消除歧视,以及提供必要的职业经济信息、职业资格认证和就业指导服务。

我国《劳动法》第二章是关于就业的专门章节,这是各国劳动法所没有的,反映了中国对就业问题的重视,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与就业相关的法律太少了。劳动部在立法方面已有一系列计划,除已实行的《劳动法》外,《社会保险法》、《劳动合同法》已列入全国人大五年立法计划。此外,正在考虑起草《就业促进法》、《职业技能开发法》等。这些法律将确立以培训促进就业的指导思想,规定不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者不得就业,明确培训的条件和范围。对培训的经费来源也必须作出明确承诺,一方面,政府应将每年的就业安置费2000亿元中至少一半用于失业培训;另一方面,效益尚可的企业每年应拨专款用于下岗、富余员工的培训;对所有符合条件的尤其是困难企业的失业受训者均实行免费或津贴补助。鼓励社会各界大力兴办失业培训,对举办失业培训卓有成效的社会办学机构予以拨款扶持。

培训组织:

面向就业市场

发展教育培训事业,尤其是职业教育事业,是解决失业问题的主要手段,对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它可能是唯一手段。当前我国结构性失业的特征越来越明显,职业教育部门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发挥巨大作用的时期已经来临。一切教育培训活动将以劳动者在市场上的求职和就业前景为中心。职业资格证书对劳动者的发展将起特别重要的作用。在需要培训的不同社会群体中,要着重面向数量最多、困难最大、基本技能最缺乏的群体;在适应性培训与资格性培训中,要着重加大多种适应性培训,特别是从业适应性和岗位适应性培训的比重;在不同层次的培训活动中,要多办针对性强、时间短、实用知识和实用技能含量高、收费低、社会最重要、最欢迎的培训;在培训与就业关系上,要改变“只问培训,不问就业”的倾向,设立职业指导机构,大力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建立起一个新型的、完整的、面向就业、面向劳动力市场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下岗者:

更新就业观念

国家劳动部门正在调整就业工作的指导方针,改变主要依靠大中型企业吸纳就业的渠道,把就业的渠道和形式进一步放开。第三产业可以说是扩大就业的理想阵地,然而却未能发挥理想作用。究其原因,富余人员大部分不具备这些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素质低下只是表面现象,而观念的陈旧与落后则是失业者不能再就业的主要障碍。据北京市劳动局的调查,在失业人员中,文化素质低,初中以下毕业的占54%;技术水平低,失业前从事非技术岗位的占58%,原从事技术岗位的初级工占64%,在企业富余人员中,中级以下更达85%之多。失业者应正视现实,充分认识到,知识是失业的克星,技能是就业的救星,只有拥有了知识技能,自己才能实现比较理想的就业。在失业群体中,有文化、技能素质低下造成的淘汰型失业,有文化、技能素质难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构性失业,后者形成的内因很大程度是计划经济时期“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传统观念铸成。现在三、四十岁的下岗工人,过去想多学门手艺,往往被视为“不务正业”。

其实,对于在职职工的转岗培训在一些国家早已受到重视。德国为了避免产业结构变化带来的工人失业,超前开展新技能培训。这种被称为改行的培训,一般要两年时间,大约四分之三的学员毕业后能改变职业现状。在竞争十分激烈的深圳,会开车、懂外语、用电脑只是基本技能,还要学管理、学金融等等。上海市的下岗工人中,有许多人在“精一、专二、学三”,“我有本事,何愁没工作?”“把再就业的主动权操在自己手中”。当然,我们并不是完全否定“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精一行、专二行、学三行,才能适应市场变化,适应新岗位的需要,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